繼 “房奴”、“車奴”、“孩奴”之后,“菜奴”這一新興名詞橫空出世。各類生活用品、菜品的價格飛漲,網友各出奇招,推出了針對不同城市不同時段不同版本的 “菜奴省錢攻略”。誰能用最少的錢買到最好的菜,這個人必然能成為網絡紅人。
電視機VS豆?jié){
今年年初,一包豆?jié){的價格為0.7元,當時一臺42寸的液晶電視機約7000元,一臺電視機可以抵1萬包豆?jié){。這個月,一包豆?jié){的價格已漲至1元,而液晶電視機全線降價至5600元。一年不到,一臺電視機只值5600包豆?jié){,縮水程度幾乎達到了一半。
以上是一名網友在得知豆?jié){價格大幅上漲后做出的一個對比。
團購蔬菜可省30%
衣服可以少買,飯店可以少去,但一日三餐卻不得不吃。面對著輪番漲價,一些網友結合自己的經驗以及實地勘察,將如何買菜省錢的方法整理成攻略發(fā)布在了網上。
“團購”、“異地代購”等,一些原本只用在奢侈品購買上的方法全都被用在了買菜上。
一名家住江橋地區(qū)的網友提到,他們家附近有一個大型的蔬菜批發(fā)市場,無論是價格還是新鮮程度都要比普通菜場好,但不少商戶不提供零售,可以考慮大家團購。
這個帖子一出,立刻引來許多網友附和。很快,一個約為30人的團購網絡就組成了,一人采購,一人送貨,到手的菜價比菜場內低了至少30%。隨著菜價不斷上漲,這個團購蔬菜的網絡也在逐漸擴大,目前已有百余人加入。
“菜奴”立志做“菜農”
把閑置的花盆重新梳理一遍,種些小蔥、蒜苗;若家在一樓,可在天井內種上絲瓜或小番茄……在網友總結的省錢攻略中,除了團購,開源也成了大家推崇的手段之一。
以往,白領們熱衷于種植花花草草,如今熱衷種小蔬菜,從小番茄到小南瓜,應有盡有。有些網友索性到郊區(qū)認領一塊地,當起了“菜農”,平時雇人澆水施肥,雙休日自己去照看采摘。有些人種植得較多,自家吃不完的還能轉賣,既節(jié)省了開支還能有一定的創(chuàng)收。晚報記者 程怡 報道
(責任編輯:高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