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完成每天的跳繩任務,點開一跳繩APP,卻不小心點到彈窗廣告,性感火辣的女主播擺出誘人的姿態(tài),畫面露骨,還配有“附近美女火熱直播”等字樣。上述畫面猝不及防地出現(xiàn),廣東的莫女士手忙腳亂地將手機從女兒面前移開。(8月5日《法治日報》)
遭遇學習類、工具類APP煩惱的,不止是莫女士遇到的“突然跳出美女主播”,天津一小學生家長史女士也被“氣到了”。史女士孩子使用的一款學習類APP,不小心點到屏幕就會跳轉到其他APP或者跳轉到一些APP下載、充值的界面;河南即將上高二的小馬,暑假期間經(jīng)常通過線上自習室和好友連麥學習,她發(fā)現(xiàn)該軟件首頁推薦開始“去學習化”,漸漸多了很多曬偶像照片、求交友的帖子。
互聯(lián)網(wǎng)在學習生活中發(fā)揮著不小作用,不少中小學生通過學習類、工具類APP進行任務打卡、資料查詢、學習輔助、生活記錄等。然而明明是面向未成年人的學習類、工具類APP,卻不僅因為廣告眾多、功能混亂等影響使用感,而且蘊含一些色情、低俗等“擦邊”內容。
以跳繩APP為例,原本旨在鼓勵孩子們運動的良性應用,卻成為色情內容的輸送渠道。孩子們在完成運動任務的過程中,無意間點開彈窗,便可能遭遇到不適齡的性感火辣女主播畫面。
一些APP開發(fā)商為了追求更高的點擊率和廣告收入,故意放松內容審核,甚至與不良信息提供者勾結,將低俗、色情內容偽裝成各種形式潛入APP之中。他們利用青少年好奇心強、辨識能力弱的特點,通過打“擦邊球”的方式吸引孩子們點擊,從而謀取不正當利益。
面對此類亂象,監(jiān)管的繩索、法律的繩索,需要出手了。監(jiān)管部門需要對學習類工具APP實施更為嚴格的內容審查制度,對已上線的APP定期巡查;應建立健全黑名單制度,將違規(guī)APP及其開發(fā)者列入黑名單;對于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的行為,要用足用好《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武器,讓違法者付出應有的代價。
學習類工具APP的“藏污納垢”現(xiàn)象不容忽視,任何面向未成年人的產品與服務都應恪守最嚴格的倫理標準和法律界限。法律和監(jiān)管的繩索,要把“彈出美女的跳繩APP”之流捆綁結實。 郭元鵬